任正非:华为坚持不上市 资本市场太贪婪
任正非表示,"资本市场都是贪婪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任正非的言论引起了广泛讨论。对中国很多企业家来说,上市几乎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但上市真的一定能给企业带来良性的发展吗?
第33期
九个头条报道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华为肯定不会上市,"资本市场都是贪婪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
盘点那些坚持不上市的牛气民企们(组图)
/6
|
微博0
教育频道 | 查看图集 |
任正非:猪养得太肥了 对华为不是好事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该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曾表示:“个人认为,如果华为上市对华为的开放透明肯定是好的,但是华为上市存在天然障碍,中国相关法规规定上市公司最多只能有200个股东,但是华为超过6万员工持股。关于上不上市,近期还没有进入到我们的议程中。”接着,她补充道凭借33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其中77%来自外资银行),华为不需要筹集更多资金。
宗庆后:娃哈哈不缺钱,目前没有上市计划
娃哈哈不缺钱,目前还没有上市的计划。宗庆后认为,上市融资要对股民有个交代,要给股东比较好的回报才行。而上市会稀释股份,员工回报将变少。
王卫:办企业的根本目的不是赚钱
“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老干妈:坚决不上市 那是骗人家的钱
“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所以一有政府人员跟我谈上市,我跟他说: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
方太创始人茅忠群:企业不上市 不打价格战
茅忠群说:“其实不上市就是为了自己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因为上市公司会受很多的影响,股价涨跌,业绩公布,投资方对你指手画脚,例如每个季度都要交报表,可能到时为了销售的利润不得不采取短期措施。上市和不上市其实差距还是比较大。”
陈凯旋:立白不缺知名度
“上市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提高知名度,二是融资。”立白集团副总裁、首席新闻发言人许晓东曾坦言:“而这两点我们暂时都不需要。我们现在天天打广告,也算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了;至于资金,我们是业内第一家款到发货、打破行业三角债的企业,所以资金很顺畅。”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悦图推荐
2014全球2000强:中国“三大银行”包揽前三
王健林缔造万达神话:从"烂摊子"到亚洲之最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黎做客
任正非表示:"我们都听过传统经济学中的大量理论,这些理论都宣称股东具备长远视野,他们不会追求短期利益,并且会在未来做出十分合理、有据可循的投资。"但事实上,任正非说,"(公众)股东总是很贪婪,他们希望尽可能快地榨干一家公司的每一滴利润,而拥有这家公司的人则不会那么贪婪。我们之所以能超越同业竞争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
而且,任正非表示,华为没有必要通过上市的方式来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华为会向其员工授予公司股权,此举被任正非称作是一种"长期视角"。任正非也解释了华为内部的股权结构,称自己只持有1.4%股份,其余都是由公司员工持股。任正非认为,这种股权结构是华为能够赶超业界同行的原因之一,"华为的员工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因此他们往往会着眼长远,不会急于套现。公司的拥有者并不贪婪,因此华为也能留在所享受的位置。但是,我不可能永远活着, 也许有一天华为人也会变得贪婪。"
任正非的言论引起了广泛讨论。对中国很多企业家来说,上市几乎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但上市真的一定能给企业带来良性的发展吗?此前,九哥曾经讨论过:上市是如何害死一家公司的?看完以下几点,或许你会更明白,任正非为什么坚持不上市。
1、被地方官员或投资人鼓动上市 过度包装
万福生科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违规披露重要信息和伪造金融票证犯罪,于2013年8月21日被刑事拘留。
龚永福是一个被地方政府劝"上市"的典型。他自己是一名对上市完全不懂的"农民企业家"。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具体的造假问题,龚永福竟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当初为了迎合上市的财务指标得造一些,但没想到指导她(覃学军)的人真是(把业绩)做得太多了。"
龚永福不是孤例,很多老板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上市这条道路后,就进入了一个怪圈。但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自己并不懂资本市场,很多事情只能交给"专业人士打理"。结果因为"包装"过度,最终东窗事发。
而据知情人士称,万福生科的财务报表当时即使不做到那个程度,也符合上市程序。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包装"上市公司的家伙,他们有各种听起来很高深的金融术语,但是却从来不负责任。
2、上市的费用就要吃垮一家公司
未曾上市,先欠了一屁股债,或把创始人的身家打进去,这在很多企业都发生过。而这只能促使企业在上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公司上市过程中,会有保荐、审计、律师等高昂费用,此外还有不能走账的政府部门、媒体部门的公关费,几乎要吃垮一家公司。
龚永福说,"我真的后悔上市了,走上这条歧途。"他说,"我给你算笔账,虽然融资融4个多亿,但是前期中介机构费用,还有发行费,这些人力物力就花去近1个亿,募集资金还有1.7亿元现在被冻结在银行没法使用,募投项目建设投入一个多亿,现在募集资金被冻结,募投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加上企业正常生产运作及因企业上市造假银行对企业的信誉产生怀疑,不予贷款,我只好把自己的积蓄3000万元投进去。"
3、上市导致创始人决裂
因上市带来的公司创始人利益分配问题,将许多企业拖入深渊。
准上市公司土豆网、赶集网、真功夫掌门人纷纷被自家媳妇告上了法庭。纵然上市不是他们纠纷的根本原因,但上市确实诱发纠纷升级的触点。
真功夫蔡达标前妻潘敏峰曾向媒体公布过一份声明,"为了做第一大股东,你丧心病狂、不择手段,带领你全家人疯狂地侵占我和我弟弟的财产。"两方对股权的争斗可见一斑。
而目前,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已因为利益纷争,与前妻决裂,经身陷囹圄。
下一页:成为做空机构的羔羊
第三页:
上市带来的知名度是一把杀人剑
本文来源:教育频道综合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1
2
3